“低脂低盐”、“戒烟限酒”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想必大家早就听腻了吧,但在饮食上具体有哪些饮食禁忌,很多人还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据相关资料显示,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饮食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尽可能地减少钠盐摄入和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食物。
低脂饮食
在患有高血压后,很多人谈肉色变,觉得自己不能再沾一点荤腥了。再加上近些年,素食主义的不断兴起,有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与肉食决裂,坚持长期吃素,认为吃素会降血压。而事实并非如此,长期吃素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为人每天都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人体活动,适当吃肉对保证人体免疫力维持较好水平以及保障内分泌代谢正常等,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长期吃素容易引起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从而影响糖、脂代谢和能量消耗,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动脉硬化。此外,完全与肉食决裂还会造成体内缺乏蛋白质、铁、锌等营养元素,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结石、缺钙、贫血等一系列不良症状。
低脂饮食是指吃脂肪、胆固醇比例较少的食物,不是让高血压患者不吃,而是要有控制地吃。例如:肥肉、动物内脏、禽畜肉皮、鱼子、蟹黄等高脂肪食物,高血压患者最好少吃。
可以适当地吃鱼肉、虾肉、鸡胸肉等,因为鱼肉和虾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属于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防止动脉硬化。建议2-3天吃一次鱼肉或虾肉,每次摄入100-150g左右。鸡胸肉所含的脂肪和卡路里明显低于其他部位,而且蛋白质含量高、肌纤维短,极易被人体吸收,建议每次吃50-100 g即可。还可食用适量的瘦肉,因为红肉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也是人体补血必备的,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摄入50g左右。
低盐饮食
据慢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高盐饮食不仅是引起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因素,还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膳食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大小),即每日每餐摄入盐不超过2g。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3g。若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食盐增加2克,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就可能会平均升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减少钠盐摄入是控制好血压的必须条件。
控制食盐的摄入,不要单单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炒菜所吃的食盐,还有其他一些调味品、零食,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也应该减少摄入,比如:甜面酱、肉干罐头、方便面调料、咸菜、腌制品、腊肉等。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还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尤其是深色蔬菜,如青椒、南瓜、豆角、西红柿、油麦菜等,不仅富含钾,而且富含钙、抗氧化成分和纤维素,这些都是对血压或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营养素。同时,吃水果要尽量吃新鲜的水果,而不是经过加工的果汁、罐头等。新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控制血压,预防心血管病也十分有益,例如:香蕉、柑橘、苹果、山楂等。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日常规范服用降压药物以外,也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血压的稳定,才能拥有更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发生谨遵医嘱。
版权声明:
康兴医疗官网(www.sevsanasansor.com)独家专稿,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欢迎分享!